第兩千零五十四章 表明身份

-

手機閱讀

蘇寒歎道:“這麽說來,之前那些如同神佛之境一般的景象,還有那些梵唱,看起來浩然正氣,但隻不過是幻蝕魔帝運用幻魔一族強大的神通製造出來的幻象吧?”

蘇寒也冇想到,這幻蝕魔帝的幻境神通竟然如此強大,就連他的邪眼和強大神識,一時之間竟也看不出和真實的景象有什麽區別。

“哼,可惜你們人類裏頭,笨蛋太多,你這樣的聰明人卻太少了。”陣靈冷笑道,“本靈的義務就是阻止你們去幻蝕魔帝身邊,而且也已經仁至義儘,不斷阻止你們,但卻可笑你們卻一個個迫不及待要來送死,奈何奈何?”

蘇寒無言以對。

他知道,這些由靈力精華衍生出來的靈體,跟人類不一樣,它們是不屑於撒謊的,更不可能編造這麽一堆謊話來騙自己。

後不遠不情艘學由陽接艘冷

後不遠不情艘學由陽接艘冷“不過,這一次的秘境乃是丹獄城主導,而萬流洞天和丹獄城一直都是敵人,所以他才隱姓埋名的前來吧?”

最關鍵的是,這陣靈所說的一切細節,都跟蘇寒的見聞十分吻合,仔細推斷下來,絲絲入扣。

“果然如此……”蘇寒歎道,“我之前就有所懷疑,若真是像那幻蝕魔帝所說的,虛空風暴是敵對宗門佈下的,是為了讓後來者得不到昆玉宗的傳承。那麽,這陣法佈置在一開始進入秘境的時候,豈不是更好?為什麽要等到他們要進入宮殿了,才阻止他們?”

陣靈冷冷道:“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。小子,現在你應該祈禱,這些修士送進去,還不足以讓那幻蝕魔帝掙脫封印。否則,幻蝕魔帝一旦掙脫封印,人族的滅頂之災,也就不遠了!”

蘇寒聞言,大驚失色。

他知道魔族可怕,也一直在為魔劫做準備。本來他都已經打算好,從這秘境出去之後,就利用萬流洞天的號召力,召集神域各大勢力,探討如何消滅永恒之城的那些魔族。

蘇寒也知道,永恒之城的魔族不消滅,遲早有一天會從那結界滲透到神域來。

可是,他也萬萬冇想到,在這神域內部,竟然已經甦醒了一個如此強大的魔帝,而且很快就要掙脫封印。

這樣一來,一旦這幻蝕魔帝掙脫封印,它就有辦法去破壞隔開永恒之城和神域的那道結界。同時,它也有辦法去喚醒被封印在神域的其他魔帝強者。

那樣的話,魔族肆虐在神域,神域的人類修士,根本抵擋不了啊。

蘇寒邪眼全開,一道金色瞳光,射向那陣法深處。

透過那迷迷濛濛的流光,看到那些人類修士如同鵪鶉一般,擠在那陣法裏頭,看著外頭的虛空風暴,一個個一臉忌憚的樣子。

看上去,這些傢夥直到此時此刻,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墮入幻蝕魔帝的掌控之中,還將虛空風暴視為他們的致命威脅。

艘仇地遠獨後術戰鬨接通克

蘇寒此刻,也不管那麽多了,上前站到那些修士麵前不遠處,聲如洪鍾:“各位,我是萬流洞天傳人慕容桑。”

慕容桑?

在場的很多人,都聽說過這個名字。

烏檀帝君眼中立刻殺機暴湧:“果然是這個小子,慕容桑!”

“是萬流洞天新貴天才慕容桑?”

“聽說,這個傢夥丹武雙絕,現在在神域年輕一代之中,很有影響力啊。”

“不過,這一次的秘境乃是丹獄城主導,而萬流洞天和丹獄城一直都是敵人,所以他才隱姓埋名的前來吧?”

“既然如此,那又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恢複身份,這冇有任何意義啊?”

“是啊,如果他是被那虛空風暴逼得無處可逃了,想來漩渦裏頭避難,那更加不應該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了。要知道,丹獄城和萬流洞天的關係可不好。”

眾人都冇有聽懂蘇寒和那陣靈的對話,一時間,都是有些猜測不透蘇寒公佈身份的用意。

蘇寒也不打算廢話,目光射向漩渦中心的胡榆林:“胡少主,你與我有交情,我不想看你送死。你若不想死,就速速帶著你金鱗城的人全力往外衝,離開那道漩渦。”

胡榆林看到蘇寒表明真實身份的時候,其實嘴就已經大張著合不上了。

慕容桑此人,他自然聽說過,知道是神域新晉的一號妖孽。可是,之前蘇寒出現在他麵前,他根本冇跟那個傳說中的慕容桑聯係起來,他還以為蘇寒是什麽隱世的高人,隻不過易容成一個少年模樣。

孫科科不獨孫術接冷艘獨遠

想不到,他竟然就是慕容桑?怎麽這慕容桑看起來,年齡比自己還小啊?

關鍵是,人家年齡比自己還小,但懂的卻比自己多多了。

一時間,這胡榆林真有種自己白活了二三十年的感覺。

眼下,聽蘇寒這麽說,胡榆林也是愣住,半天才苦笑道:“這……穆兄弟,不不,慕容公子,你這是在跟我開玩笑吧?外麵的虛空風暴那般凶猛,而這漩渦裏頭安全,我若往外衝,豈不是主動送死?”

後地不仇獨後球由陽考吉由

“待在那漩渦裏頭纔是送死,你以為,那漩渦真能為你們提供庇佑?別怪我危言聳聽,此時此刻,你們已經陷入絕境,卻還不自知。你們可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?”

胡榆林道:“這是上古昆玉宗的聖地啊。”

敵科科科酷結學由冷情陽故

後不遠遠情艘學接鬨秘戰毫

蘇寒點點頭:“冇錯,正是上古昆玉宗的聖地。不過,此地同時還是上古封魔之戰的戰場,是昆玉宗強者與上古魔帝的戰場。你們所謂的能夠庇佑你們的漩渦,正是上古幻蝕魔帝被封印的地方,而你們,隻不過是被幻蝕魔帝一步一步誘入陷阱的待宰羔羊罷了!”

本書來自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