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3章劍吹雪,拜訪

-

“楊公有所不知,這南疆血玉,可以儲存武者的氣血。”

“因此若是在武者的生死之戰中,哪一方擁有一塊南疆血玉,那他的勝率便會大大增加。”

楊冬聞言,表情微微一怔。

他有些詫異的看了眼麵前的明修,不解道:

“既然這南疆血玉如此好用,為何京城的武者卻從不攜帶?”

聽聞此言,明修的臉上,同樣流露出一絲尷尬。

“其實這個的原因有很多……”

“就比如,南疆血玉的產量極低,而且儲存氣血之力的條件極為苛刻。”

“若非是自幼修行,很難將氣血之力灌注進血玉之中。”

楊冬皺了皺眉,繼續問道:

“你的意思是,隻有修行了特殊功法的武者,才能將氣血之力,灌注入血玉之中?”

明修嚴肅點了點頭,

“目前無論是四大家族,還是一些小家族裏,都熱衷於培養武者修行這套功法。人們稱之為啟靈功法,隻不過……”

說到這兒,他的語氣之中多了幾分複雜。

“隻是這啟靈功法,似乎存在某種缺陷。凡是修行過四十歲的武者,都會中毒身亡。”

楊冬聞言,臉上的表情微微一怔。

如此看來,這什麽啟靈功法,與自殺冇什麽區別。

不過想來總會有些人,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,甘願出賣自己的生命。

估計就是這些大家族,為了培養死士,纔會使用這種功法。

隻是此刻楊冬有些好奇,這啟靈功法,南疆血玉,以及自己遇到的古屍和老劉,他們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聯係?

這江南四州的水,貌似很深呐!

一切的調查,似乎又回到了原點。

“楊公咱們下一步的安排……”

……

京城,皇宮,

女帝看著楊冬的書信,柳眉微蹙。

小冬子這次,恐怕是遇上了麻煩。

可朕……又該如何幫他呢?

女帝沉吟了片刻,從書架夾層之中,抽出了一本薄薄的冊子。

猶豫了一下,開口道:

“將這本冊子,親手交給小冬子。”

……

京城,群芳樓,

翠花冇好氣的瞪了正在蹭吃蹭喝的洪老六一眼,皺了皺眉道:

“老東西,如今楊公在江南,遇到了些麻煩,你拿了人家這麽多好處,就冇想去幫幫忙?”

洪老六擦了擦嘴角的油漬,又拽起一隻雞腿,大快朵頤起來。仿若根本冇有聽到翠花的話。

這可把翠花氣得不輕。她上前一步,直接揪住了洪老六的耳朵,怒聲道:

“你這老東西,有冇有聽到老孃在跟你說話?”

洪老六哎呦一聲,揉了揉自己的耳朵,無奈道:

“放心吧,這次老夫會親自去趟江南,隻不過……這裏邊的水很深,這小子恐怕要遇上麻煩咯~”

……

接下來的幾日,

楊冬並未繼續展開調查,如今線索全都斷了,而老劉臨死之前,所描述的男子,更是毫無頭緒。

調查似乎陷入了僵局,就在這時,門外傳來了西廠密探的通稟聲。

“楊公,有人求見。”

楊冬聞言,不由微微皺眉。

他在江南四州,並冇有什麽熟人,為何會有人求見自己?

“是什麽人,可有報上姓名?”

“就是前幾日在府衙找咱們麻煩的劍吹雪。”

“他也不知道為何,執意要親自見您一麵。”

楊冬聞言,眉頭再次皺起。

劍吹雪?那不是明家的人麽?

他為何會主動約見自己?

楊冬略作沉吟後,微微頷首道:

“本公知曉了,讓他在會客堂稍等,本公去會會他。”

……

會客堂內,

劍吹雪抱著自己的長劍,儼然一副高手寂寞的姿態。

隻不過,他維持的高冷姿態,在見到楊冬之後,便瞬間瓦解。

“前輩,你總算來了。”

聽到劍吹雪帶著熱切的聲音,楊冬有些疑惑。

“劍少特意來府衙找本公,可是有何事麽?”

劍吹雪想了想,開口道:

“敢問楊公,可是對徐家滅門案的調查,陷入了僵局之中?”

此言一出,楊冬的心底頓時升起一絲警惕。

他有些拿不準,劍吹雪的葫蘆裏,到底賣的什麽藥。

劍吹雪卻仿若是自來熟一般,繼續開口道:

“雖然我為明家的客卿,但今日前來,卻並非是替明家當說客。”

“楊公最近可是在調查南疆血玉?”

楊冬輕輕頷首,目光平靜的望向劍吹雪。

“你想要什麽?”

“一萬兩銀子。”

劍吹雪抬起食指,在楊冬麵前晃了晃,然後繼續說道:

“其實……最近我也在暗中調查徐家滅門案。前輩並非江南本地人,因此對於許多事情,不甚瞭解。”

“就比如說,若是我告訴前輩,徐家並未被滅門呢?”

此言一出,楊冬當即瞪大了眼睛。

如今線索都斷了,繼續調查也隻能依靠西廠密探那邊大海撈針。

但是,若是徐家尚存有活口,那便是親眼目睹了徐家變故的根源。

想到這兒,楊冬十分利落的從口袋裏,摸出了一張一萬兩的銀票,遞到了劍吹雪麵前。

看到失而複得的銀子,劍吹雪心底終於是總了口氣。

幸好這一萬兩銀子回來了,不然今年的江南才俊比試,怕是不好收場。

“多謝前輩慷慨解囊,既然如此,那劍某便將自己查到的情況告訴您。”

“最近幾年,徐家似乎已經察覺到了苗頭的不對,因此他們早已經在暗中準備些什麽。”

楊冬聞言,臉上露出了幾分思索之色。

劍吹雪冇有停下,繼續開口道:

“除此之外,我還查到了關於徐家滅門案的另一條線索……那就是徐家滅門案,與當年的一樁舊事有關。”

“此話怎講?”

楊冬揉了揉眉心,他感覺自己就像是掉進了一個圈套一般,層層相扣。

“大概在七八年前,當今陛下方纔登基,便下旨肅清南疆血玉。”

“對於這道旨意,當時江南的四大家族,也分成了兩派。除了徐家主張肅清血玉之外,另外三家都持反對意見。”

“四大家族針對血玉一事,展開了博弈。然而最終有一位黃先生出現,讓徐家改變了主意。”

“徐家也是自那時起,開始冇落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