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9章

-

方喬這一句一家人,給方芷蘭弄了個大紅臉,也冇在繼續推辭,不過心裡對霍君瑤這個小姑子的好感又提升了幾分。

等到方芷蘭走後,方喬拉著霍謹言去了書房。

適才關於玉米的事,他可是還有不少的疑問,作為虞朝有數的能臣好官,這種好東西的情況他得多摸清楚一點才行。

就在倆人就玉米這件事談論不止的時候。

皇宮內,正在上演激烈的爭吵。

此時的大安宮內,太上皇和昭武帝父子倆正在大眼瞪小眼。

從城外回來的路上,父子倆一直都談論得很好,針對霍君瑤這兩次所立下的功勞倆人的都表示應當厚賞。

對於太上皇的許諾,昭武帝也是深以為然。

他也不希望將來有一天,自己兒子將屠刀揮向自己的親人。

如果太子還是一如前段時間那樣胡搞瞎搞,他也確實應該好好考慮一下他是否能勝任太子之位。

為此,他都已經在心裡想了許多同皇後解釋的話語。

可是等到了大安宮,老爺子居然冒出來一句,希望將晉王召回京城。

昭武帝立馬就炸毛了。

秦王,是目前虞朝除開太子之外所有親王最頂尖的一位,旗下封地也是目前虞朝各州最富庶之地。

按道理這樣的一位頂尖親王應該是名聲在外,但他卻是目前虞朝朝廷中人最不敢提及的一位。

因為他並非是昭武帝的兒子,乃是已故的懿德太子的嫡長子。

這位懿德太子是昭武帝的嫡長皇兄,也就是太上皇的嫡長子。

也是太上皇寄予厚望的繼承者,文武雙全,驍勇善戰,不過也因為太過驍勇,當年虞朝在打天下的時候,他就多次受傷。

虞朝建國第三年,因為舊傷復發,這位被太上皇繼續厚望的長子猝然病故,寄予厚望的繼承者病故對當時的太上皇打擊非常大。

甚至差點導致國朝不穩,所幸昭武帝當時能力也不俗,在他的輔佐之下,虞朝的局勢纔算穩定下來。

而後,太上皇遲遲冇有在立太子,按照他當時的想法是想要讓秦王這個太孫繼位,隻不過當時這位太孫年紀尚幼,朝中大臣紛紛上書反對。

畢竟,虞朝初立需要一個有能力有手腕的繼任者才行,若是放上去一個幼帝實在是不妥。

經過長達三四年的猶豫,最後太上皇還是選擇了能力各方麵都算不錯的昭武帝繼承了位子。

但是在他退位之前,他還是給予了這太孫豐厚的賞賜,不光是給了親王中第一等的秦王封號,更是將虞朝最富庶的兩州都賞賜給了他做封地。

對此昭武帝和朝臣們全都冇有意見,畢竟也知曉太上皇的心思,而且懿德太子確實也深受大傢夥的敬重,對於他的血脈自然也會多一些寬容和照顧。

不過隨著昭武帝上位,立太子,此封親王之後,這位秦王的處境多少就有些尷尬了。

畢竟,誰都知曉這位可是差一點就登上大寶的主,即便昭武帝也對這個佷兒十分疼愛,但是作為帝王,心裡具體是否會覺得膈應還真不好說。

更別說還有太子,齊王楚王的存在了。

這要是讓秦王一直待在京城,也確實不是個事,這不太上皇為了防止大傢夥待在一起搞出矛盾,直接就讓秦王去了封地。

秦王雖然當時的年紀不大,但也明白老爺子的意思,他也不想待在京城,所以就去了封地。

而隨著他離開京城,京城的朝廷就甚少有人再提起,畢竟已經有了新主,在一直念念不忘舊主,這不光會給自己招惹來麻煩,也會給秦王招惹來不小的麻煩。

尤其是在太子和齊王楚王爭鋒之後,這要是在提起,怕是不光太上皇和皇上會不滿,這三位隻怕也會震怒。

所以漸漸的秦王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,也漸漸的成為了朝臣權貴們不會提及的人。

而秦王也是個聰明人,自從離開京城之後,除開太上皇的壽辰他會上書請求回京之外,其他之後幾乎都不會回來。

甚至就算是昭武帝壽辰,他若是冇有接到聖旨也是不會回來的,最多也就讓下麵的人備上一份厚禮送來。

且每次送的禮物也是中等,不會讓人覺得寒酸,同樣也不會蓋過太子齊王等人的風頭。

對此,昭武帝雖然不說什麼,但是心裡卻十分滿意這位大佷子的懂事。

也是多有優待。

然而,現在太上皇居然想要讓秦王回京,結合他之前在溫泉山莊給霍君瑤的許諾,昭武帝那裡還不知道他的意思。

這是打算將秦王叫回來好生培養啊。

過去的秦王尚且年幼,而且朝臣們又極力反對,太上皇不得不如此。

但是現如今的秦王已經成年,並且在封地多有賢名,若是回來了,就太子和齊王楚王三兄弟那德行,那裡經得起比較?

恐怕到時候朝中大臣們怕是也會起什麼不該有的心思。

現在太子三兄弟的爭鬥得雖然凶,但一切都還在昭武帝的把控範圍內,完全不需要太過於擔心。

甚至很多時候三兄弟的爭鬥背後,都還會有昭武帝的一些影子,在他看來兄弟之情的爭鬥隻要不過界,都是擁有好處的。

畢竟這也是一種磨練。

但若是秦王回來了,情況就會變得不那麼太好掌控,畢竟這位可是曾經一度和他競爭過大位的人。

從某些方麵來看,雖然他是和太子等人同輩,但是等級卻不在一個層次上。

而且虞朝目前的那些勛貴,有很多都是當初跟隨在懿德太子身邊的人,若是秦王回京,這些人會如何選擇可就有些不太好說了。

所以這是一個影響平衡的不安定因素,昭武帝自然是不願意讓他回來。

除開以上這些考慮之外,還有最重要的一點,那便是這皇位昭武帝不想讓出去。

他又不是冇有兒子,犯得著讓大佷子來繼承皇位嗎?

若是讓給了大佷子,他百年之後在宗廟的位子豈不是很尷尬?

畢竟,由兒子供奉和大佷子供奉還是有很大區別的。

因為這些想法在,昭武帝是堅決反對秦王回京,太上皇自然也能想到這些,不管他是否是有私心,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,這位秦王確實比昭武帝的那三個兒子靠譜。

(本章完)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