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五章 一場惡戰

-

青牙堡北門前。以溫越為首,青牙堡的一乾官員站成幾排。祖柏、祖季、盧一恩、趙率教、鐘大成、羅謙合等儘數在列。連著負責訓練夜不收的朝安、朝寧、謝不冬等聽到獎賞放下來了,也是個個快速奔回。眾人個個神情興奮,紛紛討論著這次獎賞下來,他們會升官如何,獲得多少金銀賞賜。卻也有少數人麵露擔憂。這次負責來發下朝廷獎勵的乃是孫承宗,此人一向和大人不和。而且還是大人出了主意,將他擋在了通州,冇有進京師麵聖,此番由他來發放獎勵,不知道會生如何事端出來。尤其是看到一向麵色平靜,不動如山的溫越,此時居然緊鎖眉頭,更是心中忍不住的擔憂。但是,眾人所不知道的是。溫越擔憂的並不是孫承宗到來。孫承宗來青牙堡不是一次兩次了,溫越對他非常熟悉,知道孫承宗雖然和他不對付,但向來公正,不會像袁崇煥那般故意尋人麻煩。朝廷給青牙堡定下的獎賞是如何,孫承宗便會發下如何,不會從中作梗。溫越緊鎖眉頭的原因是,他發現曆史真的變了,全變了!他這隻蝴蝶翅膀扇得很大,所颳起的風,直接改變了整個大明局勢。天啟四年在曆史上,後金並冇有主動入寇,但因為他在遼東的原因,並且兩年前給後金軍造成小虧,影響改變的,這能夠說得通。而準備致仕迴歸華亭準備寫書的徐光啟,因為心生憐憫,跟著災民來他這邊,這其實也能說得通。但是說不通的是,明明要在家賦閒十年的孫傳庭,居然提前跟著孫承宗來遼東了。這簡直有點不可思議。要說明末的狠人無非就那麼幾個,吳三桂、洪承疇、孫承宗、袁崇煥等。而在《明史》中有這樣一句話,“傳庭死,而明亡矣”。可見孫傳庭也是被曆史承認的狠人之一。他的戰績不顯於遼東,對付建虜,卻是對內鎮壓叛賊流民,曾打出過“活捉高迎祥”“打垮李自成”的輝煌戰績。根據溫越對明末曆史研究瞭解。孫傳庭考中進士之後,初授永城知縣,不久調任商丘知縣。隨後,在後金占領遼東,身在內地的孫傳庭深憂時局,曾寫下“山海徒聞尚可支,堪憐一線係安危”,“丸泥不是封關計,仗劍誰歌出塞詞”,“聖主若虛前席待,願將血淚灑丹墀”等詩句,表達了建功立業的誌向。天啟五年三月,他因防備白蓮教賊匪有功,獲得褒獎。同年入朝述職,授吏部驗封司主事,不久升至稽勳司郎中,但因不滿魏忠賢專政,告假回鄉。可是今年纔不過是天啟四年後,這曆史變化這麼快麼?到底是哪裡曆史線變動影響了他?可能溫越左想右想也想不明白,就是因為之前溫越剿滅竄入遼東的白蓮教賊匪有功,導致曆史線發生變化的。在曆史上天啟三年白蓮教暴亂後,就到處流竄,被剿滅之後還有餘匪,因此孫傳庭剿匪有功,上京述職。而去年的時候,溫越對剿匪出了大力,一下子清除了許多積年老匪,這就導致了流竄在其他地方的白蓮教賊匪,少了許多領頭的。遮掩冇有曆史上那麼嚴密,蟄伏也不夠。因此被孫傳庭很快發現,提前立功,受到了朝廷褒獎,去年的時候就已經去京師述職。正好這次遼東事變後,孫傳庭看不得閹黨的胡作非為,又聽孫承宗要來京師,索性就直接去投了孫承宗。想著跟著孫承宗一起把閹黨給推翻,卻因為溫越計謀,不得已回來,還接到了一個要去青牙堡發下獎賞的任務。“唉……這孫承宗的勢力越發大了,不知是好是壞啊。”溫越想了半天,也想不明白怎麼孫承宗和孫傳庭就加在一起了,索性就冇有想了。至於這事對他來說,到底是好是壞。溫越想了許久,應該還算是好的吧。這雙孫聯手,在前線擋住建虜不成問題,隻要魏忠賢不要像曆史上那般拖後腿,就能給予青牙堡快速壯大的時間。“嗯,也得找機會給魏忠賢寫信勸勸,讓他不要太豬隊友了。”溫越摸著下巴自忖道。至於孫承宗和孫傳庭,“雙孫聯手”可能會對自己的壓力更大,不過這時自己已經不是兩年前隻有十幾個人的自己了。立了這麼大功,掌握幾萬的人口,加上背後有魏忠賢和天啟帝撐腰。想將自己趕走,冇那麼容易。至於會用什麼辦法來對付自己。溫越冇有去想,也懶得去想,無非是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唄。想完之後。溫越的心情大好,眉頭鬆開,臉上恢複了從前的那般平靜。而注意到溫越這樣,不少將官的心中也放下來擔憂,看來大人已經想到辦法應付孫承宗了。嗯,太好了!溫越就是眾人的主心骨,看他擔憂,眾人也會擔憂,看他放鬆,眾人自然而然的也放鬆下來。*****從山海關往青牙堡的官道上,正行進著一列聲勢浩大的隊伍。最前方的是數量不少的旗牌依仗開道:“欽差督師關城及薊、遼、天津等軍務糧餉”、“賜尚方寶劍”、“太子太保”、“兼遼東巡撫、遼東經略”等,足有十多麵旗牌。緊接著是一杆五米高的巨大旗幟,上麵繡著一個大大的“孫”。在旗幟後麵,是一千人的全副武裝有著盔甲的精壯護衛親兵。在護衛親兵的保護中,是一群做明朝高官打扮之人。最中間為首的那人,有著長長的美髯,年齡是眾人中最長的,正是遼東督師孫承宗。這次雖然冇有順利入京師彈劾魏忠賢,但是天啟帝為了安撫他,直接給他升了一個大官,從之前的名義上管著遼東大小的遼東巡撫,直接任命為有實質性的督師,品級更上了一層。並且不僅是督師遼東,山海關內,除了京師重地外,其餘通州、天津、河北那塊地方,全部都歸孫承宗管。不然孫承宗也不會就這麼罷休的回來。此時,孫承宗騎在一匹高大的五明驥上,目視前方,神情不喜不怒,似乎在思考著什麼。在他的身後,是兩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。其中一人在遼東活躍了兩年了,臉已經被寒風吹著有些風霜,鬢髮也有些發白,正是袁崇煥。此時袁崇煥正看著遠方的青牙堡,目光憤恨。另外一人麵色厚正,留著山羊鬍須,正看著周邊,一副饒有興趣的樣子。其餘等如滿桂、祖大壽、馬世龍等將領,跟在他們身後。進入青牙堡境內後。孫承宗平靜的臉上,緊鎖起了眉毛。又路過一處廢去的屯堡之後,孫承宗突然開口道:“青牙堡境內的其他屯堡怎麼都損毀如此嚴重?難不成除了青牙堡外,其餘屯堡竟真的被溫越自己損毀了?”孫承宗這次是帶著吸取經驗的目光,拋棄了個人情緒,來看青牙堡的。即便溫越和他不和,但是不得不承認,這次溫越能率領著青牙堡軍士抵抗住了建虜攻擊,且還野戰戰勝了同數量的建虜,實在讓人刮目相看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