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章:其心可誅

-

卡魯魯對高星宇非常好奇,這是他第一次接觸華夏的修士。

卡魯魯今天來到礦區之後,發現那些邪氣之源都消失不見了,礦洞也基本恢複了正常,無需他再做些什麼。

於是,驚訝異常的他便向陪同他進入礦洞的老嚴詢問情況。

老嚴自己還是稀裡糊塗呢,跟他更是解釋不清。不過隻聽了寥寥數語,卡魯魯已經心裡有數了,這肯定是華夏方麵的高人駕到,纔會如此簡單的就把這個麻煩解決掉。

卡魯魯與白木羅礦的第一任礦長關係真的很好。那時白木羅礦區剛剛開始建設,老礦長帶著籌建小組臨時住在牛羚部落裡進行協調調度。

幾乎每天晚上,老礦長和卡魯魯都會坐在篝火旁喝茶聊天。老礦長知道卡魯魯是祭司,信奉神明,所以經常給他講華夏的神話故事,以及民間神神怪怪的各種傳說。

因此卡魯魯對華夏這方麵的事情知道得很多,對華夏的高人一直心存仰慕。

此時遇到高星宇,又見他輕描淡寫就解決了自己無能為力的問題,於是他很快調整好心態,積極的向高星宇討教修行上的問題。

卡魯魯是一位修神者。嚴格地說,他是圖騰祭司,也就是神明在俗世的代言人,是神明與信徒溝通的橋梁。

在部落中,酋長負責部落的日常工作,而大祭司纔是部落真正的領袖。在非洲許多部落中,神權都是大於王權的。

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特性,這種特性其實深受他們所供奉的神明自身特點而決定。

牛羚部落顧名思義,供奉的神明是一頭牛羚之王。牛羚也叫角馬,是一種牛角馬麵的大型食草群居動物。

由此可見,牛羚部落其實是一個待人接物都比較溫和的部落,依靠半畜牧半農業在大草原上生存。

卡魯魯的修煉天賦不錯,現在已經是煉氣期四層了。當然,修神者的前期發展一般都是比較快的。尤其是這些早早就開始供奉神靈,加入體係的修神者,誰讓人家背後有人,不,是神的支援呢!

與高星宇的交流,對卡魯魯的幫助非常大。因為他現在已經遇到修神者最常見的一個問題,那就是修行上的天花板被鎖死,需要他另辟蹊徑,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。

卡魯魯供奉的牛羚之王也要遵守地球界的修為限製,因此頂多是一隻荒獸(築基期),不會生成妖丹進化為妖獸的。

按照這樣的分析,現在卡魯魯練氣中階的修為基本已經到達了上限,再往後修煉,牛羚之王不會對他提供更多的幫助。

這不僅僅是牛羚之王能不能做到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,神明都是自私的。

牛羚之王培養神仆,是為了讓神仆幫祂收集信仰,而不是要培養出一個偽神來,最後同祂發生神戰,奪取祂的信仰之力、神位甚至神格。

卡魯魯修煉的天花板最高也就在練氣期高階,一旦到了練氣期高階,卡魯魯就能對牛羚之王產生一定的威脅。

如果卡魯魯屆時不想與牛羚之王開戰的話,那他就要選擇主動離開。無論是改變門庭,拜入更高級彆的神明門下,還是自立門戶,就看他如何選擇了。

隻有登上山峰之後,才能看到更遠處的風景。

除了那些隻修功德,不修信仰的極少數人,這種情況是絕大多數修神者都要經曆的,也是修行中的一個過程。

其實地球界的修仙者同樣也有類似問題,像李剛這樣的假丹期,也是正在消除自身存在的地球界界域印記,準備選擇前往其它界域重新開始修煉。

修神者放棄原來信奉的神明,自身當然要受到很大的損失。原神明附加給他的特殊屬性,以及賜予他的神性肯定會被收回,就連他體內的神力也會損失掉一部分,直到徹底消除神力中原神明的印記為止。

卡魯魯不見得真的能走到那一步,但他現在已經開始做這方麵的準備了。這個準備期也許要花上數十年的時間,也許直到他死去都不會實現。

卡魯魯現在就在為此事發愁。他雖然接受了較為完整的傳承,但區區一個牛羚之王的傳承,從認識到深度,還遠不能解決他在修行中遇到的所有問題。

高星宇雖然不懂修神者的具體法門,但他是從修煉聖地祖星界來的,耳濡目染隨意接觸到的東西,都遠比一直窩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卡魯魯強得多。

卡魯魯通過成為牛羚部落的大祭司,獲得了牛羚之王最大程度的支援,使自己的修為達到練氣期中階。

但福禍相依,他也被困在了牛羚部落,冇有機會外出曆練,接觸更多的同道中人進行交流,尋找自己的機緣。

在牛羚部落周圍,倒是有幾個修神者,不過他們都是各部落的祭司,認識層次和修為還不如卡魯魯呢。

更何況這些人中還有不少要算是敵對方,相鄰部落為了占有更多的生存資源,經常是要靠刀槍說話的,彼此之間的關係可不是你好我好,一片祥和。

兩人一起交流了兩天,可謂是各有所得。卡魯魯固然受益匪淺,高星宇卻也得到了一個意外之喜。

卡魯魯學習漢語時並不是一字一句學的,而是跟老礦長說明情況,在得到老礦長的同意和配合下,用神術《感應》直接從老礦長頭腦中提取的。

感應術隻是一個修神者入門級的神術,最初的作用是通過神識透過識海去感應彆人的情緒和感悟。

感應術使用時限製很多,隻能由強者對弱者使用,而且對方還不能有牴觸或抗拒,否則無法成功。

因此,在祖星界,感應術比較雞肋,偶爾有弟子在外曆練時遇到特殊經曆,回來後請師門長輩們共享,因此感應術也被戲稱為《感同身受術》。

卡魯魯接受的傳承很有意思,不知道他的前幾任大祭司從哪裡得到了靈感和技巧,居然被他們搗鼓出了感應術的另類應用。

在施法目標積極配合下,施法者可以從目標身上感應到他對某項知識或技能的理解與感悟。

到了卡魯魯上一任大祭司那裡,更是開創性地嘗試利用信仰結晶的純淨能量,加強施法者所得到的感應。

-